高校在选择和设定人才培养模式时 通常从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两个维度考量。
一、人才培养模式的价值维度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指导下,高校依据国家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为培养对象所设计和建构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运作模型和组织样式,是由人才培养目标、培养主体、培养客体、培养途径、培养制度、培养评价机制等要素构成的有机体系。在人才培养模式中如何作价值的考量?教育思想和理念、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的评价机制是人才培养模式有无价值考量以及如何考量的直接而集中的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揭示的是教育的内在逻辑、终极价值和理想追求,它是人才培养模式价值取向的根本,为人才培养提供价值指向,它为各种类型和各种规格的人才提供共享的价值观。我国各类高校根据国情和校情,探索出了多元的人才培养模式!归纳起来大致有四种:即在全球化时代培养国际人才的模式、为中国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培养高端拔尖的创新人才模式、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人才模式、为市场化和职业化所需的应用人才模式。
二、人才培养模式价值坐标体系的内涵 高校各类人才培养模式的价值坐标设定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共享的价值观并构成价值坐标的轴心,以奉献社会、服务人民为价值目标指向,以追求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爱国情感和创新精神为价值动力,以高尚的道德人格和优良的道德品行为价值基础。
三、人才培养模式价值坐标体系的建构及实施路径 建构人才培养模式的价值坐标体系及实施的路径有二:一是建构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核心的通识课程体系),二是建构多元和谐的校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