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Undefined array key "cacheTitle" in /var/www/html/uzcms/chunjieji.com/index.php on line 1141
 바카라 꽁 머니 - 신뢰할 수 있는 사이트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资讯参考 > 正文
资讯参考
试论高等学校提升国际性战略
来源: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09-04-22   浏览次数:
 

试论高等学校提升国际性战略

刘向兵   伍聪

摘要:从战略管理角度及学校发展战略的框架来看,提升我国高等学校的国际性战略,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应对高校间激烈竞争的必由之路。高等学校实施提升国际性战略,在指导思想上,要正确处理国际性与民族性的关系:在战略推进上,要正确处理战略规划和具体工作的关系;在战略过程中,要正确处理战略制定、战略实施与战略评估的关系。

关键词:高等学校:提升国际性战略

当前,在推动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历史进程中,许多高校都把提升国际性作为一项重要举措,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明确提出了实施提升国际性战略。笔者认为,提升国际性是一项事关高校整体发展的系统工程,涉及高校建设发展方方面面和中长期发展规划,仅仅使用一般性的措施和管理方法难以达到整体目标。因此,有必要把提升国际性作为一种战略,使用战略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全面、系统地推进提升国际性的全过程。

一、高等学校提升国际性战略的界定

高等学校的战略类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一般将其分为两类,即竞争战略和发展战略。竞争战略的核心是如何建立并加强学校的竞争优势,通过自身优势取得学校发展,主要包括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集中战略。而发展战略强调的是如何充分利用外界环境中的机会,避开威胁,充分发挥和运用学校内部资源,以求得学校的发展,主要包括提升国际性战略(多数研究者称为国际化战略)、综合化战略及稳定型战略。严格来讲。竞争战略和发展战略的区分并不十分明确,二者互为补充、相互联系,战略本身就是组织之间竞争的产物,任何发展战略,都必须以竞争取胜,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发展,变学校的比较优势为竞争优势,真正确保发展目标的实现。

本文研究的是发展战略中的提升国际性战略。提升国际性战略,是基于这样一个观点,即高等学校应当向世界开放.知识将在更大的范围内传播。在跨国家的互动中日益增加.高等学校将会更多地受到世界性因素的影响:无论是从国家命运还是从高校自身命运来说,高校都不得不应对新的时代带来的关于提升国际性的挑战。同时.它不仅是指高等学校发展环境的变化,而且也呈现高等学校内部发展的特征。就提升国际性战略的涵义,目前大致可分为方法说过程说两大类。所谓方法说主要是从各种各样的具体活动出发来界定提升国际性,这些活动主要包括课程的改革、人员的国际交流、技术援助、合作研究等方面。所谓“过程说”,则是把国际性看作是将国际的维度或观念融入到高等学校的各主要功能之中的过程,比如将国际的、跨文化的、全球的观念融合到高等学校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全过程中。笔者认为.提升国际性战略即要求高校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文化交流等全面提升国际性,达到国际水平,参与全球化竞争,通过在竞争中的合作、合作中的竞争,以主动深化开放来促进学校的建设。它强调的是充分利用外界环境中的各种机会,学习和汲取国外资源,争取国内、国际两种资源,进一步提升办学质量、拓展发展空间、增强竞争实力、提高办学水平。

二、高校实施提升国际性战略的必要性

高等学校提升国际性战略内容日趋丰富和多样化,其举措包括学生的国际交流、教师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课程体系的国际性等等。目前,我国高校已经认识到提升国际性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并进行积极的实践探索,也取得了一些成果。那么,我们为什么必须把提升国际性上升为一项战略,要用战略管理的思维和方法指导、推进提升国际性的全过程呢?

1.实施提升国际性战略,是改进高校现有的管理模式、整体提高工作成效的必然要求。在高等学校,与战略管理相对应且有密切关系的管理模式,主要包括操作管理、目标管理、日常管理等。操作管理较多关注管理的某个方面和环节,相对而言是比较具体、单一的管理;目标管理主要着眼于组织本身的行动成果,而不关注组织与环境的关系:日常管理强调为常规工作采取的制度性、规范性的行动,而经常忽略创新和变革。战略管理既是一种管理思想,也是一种管理方式,包括战略制定、战略实施和战略评估三个阶段,是一种全过程的管理,一种循环复始、螺旋式上升、动态的、总体性管理,具有全局性、长远性、系统性。而高等学校提升国际性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的系统工程。正是由于上述特性.高等学校提升国际性,最终可能要选择战略管理这一更为适合的管理模式。需要强调的是,战略管理与操作管理、目标管理等虽有所不同.但又有密切联系。实施提升国际性战略,并不是要取代操作管理、目标管理或日常管理,而是在战略管理框架下,实现各管理方式的有机整合,即在学校层面上以战略管理为总体管理模式,而在部门、学院层面上充分发挥操作管理、目标管理及日常管理的优势,整体形成提升国际性的管理合力。

2.实施提升国际性战略,是适应外部环境急剧变化、应对高校间激烈竞争的必由之路。全球化浪潮和知识经济影响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整个高等教育的生存环境和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化;高校不再只是回应本国的和传统的要求,同时还要回应国际竞争和知识经济带来的新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的管理形式很难建立起一个更具适应性的反应系统,而战略管理作为动态的、总体性的管理方式,可以促进组织与环境之间形成良性配合,使学校的能力与环境要求相匹配,也就使学校有了更强的适应性。将提升国际性作为战略,就是要在激烈的变化和竞争中,开展有效的战略管理.集中精力迎接环境变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更好地构筑并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办学实力和水平。

3,实施提升国际性战略,是整合学校力量全面参与、优化配置资源的重要保证。高等学校提升国际性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必须整合学校力量、集中优势因素,全面参与、全力以赴,才能取得整体性进展。另一方面,提升国际性战略又能够对学校未来发展提供系统的、超前的分析和思考,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明确的战略方向和目标,使学校将有限资源运用于提升国际性的一些战略性、关键性的阶段和领域,“有所为,有所不为”、“有先为。有后为”,分步骤、有重点地落实各项战略措施,采取准确的战术行动,以保证在不断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同时,稳步实现提升国际性的战略目标。

三、高等学校实施提升国际性战略应正确处理的关系

高等学校提升国际性的发展战略是推进我国高等教育走向世界,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形成持续竞争优势、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重要选择。提升国际性战略既要重视教师交流、学生交流、国际合作、学术研讨等传统措施,更要重视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办学机制、环境氛围等方面不断增加国际性元素、形成国际视野和理念。为此,要求我们在战略实施过程中特别注意处理好以下3个方面的关系:1.指导思想上,要正确处理国际性与民族性的关系。提升国际性战略需要明确的指导思想和准确的定位,这就要求处理好国际性和民族性的关系。民族性是高等教育多样化的源泉,由多样性产生的文化互补也是高等学校提升国际性的基础。因此,没有高等教育的民族性,就不存在真正的高等教育国际性.也就不可能形成各个国家高等教育的独特性。高等学校的国际性必然要求承认世界文化的多元化和多样性,提升高等学校国际性的过程就是不同国家高等学校相互学习、文化融合的过程。处理好国际性与民族性的关系,就是既要积极学习国际上先进的高等教育模式.充分吸收宝贵的教育实践经验,同时又要坚持自身的文化传统.从而积极做好中华优秀文化走向世界的推介工作。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笔者不大赞同目前使用较多的“国际化”概念。其实关于这个“化”字并没有某个标准。无论是美国、欧洲,还是日本,高等教育都是各有其特色的,“国际化”如何去“化”呢?到哪儿去呢?高校增强国际性应以开放性的增强为尺度,如果片面地学习和仿效某种文化.忽视其他文明的光辉和自己的文化宝库,其结果只能是走向开放的反面,走向封闭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这是我们必须警惕的。

2.战略推进上,要正确处理战略规划和具体工作的关系。高校的战略规划是学校具有前瞻性、全局性的发展计划。高校的发展既需要愿景,也需要规划,需要战略。每一项具体工作只有在规划或战略的统一指导下才能少走弯路,有效地实现既定目标.耶鲁大学在全球性大学建设进程中,在国际化目标上.它坚持高起点、高定位,培养领袖人才;在国际化策略上,它坚持质量优先、规模控制和突出重点的原则。这给国内高校制定并实施提升国际性战略提供了很好的示范。当提升国际性成为一种战略,可以使学校的总体发展思路更为明晰化、具体化.使国际性的战略目标得到具体的落实和实施;当提升国际性成为一种战略,有助于通过提升国际性的方案和措施的比较研究,趋利避害,科学部署,选择最佳的实施路径;当提升国际性成为一种战略.有利于协调高等学校内部各层次、各部门的关系以及学校与外部的关系,使复杂的相关因素达到平衡,使其围绕国际性的思路进一步提升学校发展的整体效益。另一方面.我们也要认识到,具体工作是战略规划的基础,战略规划是具体工作的导向,二者相互关联、相辅相成。如果只有战略规划,而实际工作中没有具体措施或操作办法去落实、推进,最终战略实施将归于失败。

3.战略过程中,要正确处理战略制定、战略实施与战略评估的关系。任何一所高校实施战略管理,都是在分析学校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基础上,选择和确定学校的战略目标。并针对战略目标进行谋划、决策和落实.同时进行评估与控制的动态管理过程。一个成功的战略管理就是围绕学校战略制定、战略实施和战略评估三大阶段所开展的管理活动,三大阶段互相联系、相互约束,形成一个闭环的全过程。

具体而言,战略制定是提升国际性战略的基础。它明确了学校提升国际性的发展愿景、使命和目标:战略实施是提升国际性战略的关键,它决定了提升国际性的路径、方法、程序及保障措施:而战略评估是提升国际性战略的重点,评估的结果主要用于战略控制,通过结果的反馈,发现战略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作出修订和调整,使提升国际性战略在动态的环境中与时俱进。实施提升国际性战略,必须注重战略制定、战略实施与战略评估三个阶段的相互联系、逐步推进。

综上所述,提升国际性战略是高等学校提升办学实力、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提升国际性战略是一长期、连续的动态发展过程,有必要结合校情和国情理性思考,使用战略管理的模式逐步推进。在提升国际性过程中,只有大胆实践,勇于创新,才能找到解决各种矛盾的途径与方法,进一步提高办学实力和水平,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历史进程中实现新的跨越。

 (刘向兵,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助理、学校办公室主任、研究员,北京  l00872;伍聪,中国人民大学学校办公室工作人员,北京l00872)

参考文献

[1]纪宝成.关于提升大学国际性的思考[N].光明日报,20081104

[2]纪宝成,关于增强大学国际性的几个问题[C]//大学校长视野中的大学教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李立国.高校特色化战略研究[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6(02)

[4]穆旭.关于推进高校国际化进程若干问题的思考[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8(02).『5]李联明,朱庆葆.耶鲁大学建设全球性大学的理念与策略[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7(04).